平凡文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平凡文学网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三百九十一章 护航驱逐舰

第三百九十一章 护航驱逐舰

中方提出的设计要求是,航程不少于3000海里吨位在10001500之间主要用于反潜但也具有不错的防空能力与一定的对海对岸攻击能力。也不知道是不是历史的惯xg,听了中方的要求之后,这个时空的美国人还是将其命名为为护航驱逐舰

这款本时空的第一种护卫舰的设计主要由美国专家来完成,中国技术人员则以学习为主。没办法,国内这方面的基础太薄弱了。按说其实早在北洋军阀时期,中国就有建造万吨巨轮的设备条件了,但只有江南造船所在1918年至1919年接受美国订货,制造过四艘万吨货轮,而其后却一直要到将近50年后,中国才再次造出,而在此期间中国造船工业至少在硬件上明明是持续进步的,乍一看似乎很令人费解..

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由于中国长期缺乏合格的船舶设计人员注1,解放前能够造出那四艘万吨轮是因为美国提供全套设计图纸的缘故,而胡卫东虽然记得不少经典战舰的结构图,但jg细程度达不到专业水准不说,还都是战列舰航空母舰等主力舰的图样,根本就用不上,这也难怪,即使是再狂热的战舰爱好者,又有几个对潜艇以外的中小型舰船感兴趣并花大量时间搜集资料呢

由于二战时期潜艇的航速很慢,因此反潜舰艇的速度只需要能够跟上舰队的巡航速度就行,所以经济xg更好的柴油机就成了这款护航驱逐舰的首选,而由于美国所产的船用柴油机xg能不佳历史上美国以柴油机为主要动力的舰船最大航速普遍也就在20节出头,与德国柴油机动力舰船二十七八节的最大航速根本无法相比。,后来中国赤sè党与德国秘密开始全面合作之后,便将其换成了德国货。使得该舰的航速与续航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而德国派来中国的军舰设计师更充分展现出了领先于世界的结构科学水平,将这款护卫舰的内部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使其适航xg和抗沉xg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融合了美德两舰设计思想jg华的改进型与中福国际在美国订造的4艘单价800万美元相比简直是脱胎换骨。以致于后世的军迷干脆就将其视为两种不同的军舰,这款被命名为江南级的护卫舰基本参数如下:..

满载排水量:1520吨;

主尺度:全长93.27米,全宽11.13米,吃水2.67米;

航速:21节改进型为28节;

舰员:186人;

主炮:单管127mm高平两用炮2座;

副炮:单装88mm高shè炮4座;

鱼雷:三联21吋鱼雷发shè管1具;

防空兵器:单装57mm高shè炮4座。双联装37mm高shè炮2座,双联装25mm高shè炮2座;

反潜兵器:深水炸弹投掷槽2座,深水炸弹投掷器8座。火箭深弹发shè器2座。

除了作战舰艇,中福国际还购买了登陆舰等吨位较大的辅助舰船带回国内仿制乃至改进,虽然其中一部分舰型其实不能算是非进攻xg武器,但因为西方人长期以来对中国的蔑视,美国人大多都认为只要封锁技术,中国就不可能自己设计建造出大型的军舰,而没有强大的远洋海军。这些舰船只是玩具。,因此这些辅助舰只的采购并没有遭遇到胡卫东预料的巨大阻力

其实,如果按着胡卫东自己的意思,成品的军舰他是一艘都不想买的,但是某些军舰的建造技术美国人不肯转让。只能将成品买回去山寨。更重要的是,如果只买技术和设备,那么就只有上游的造船机械生产商大获其利,而美国海军与造船厂却得不到太大的好处,难免不在暗中下绊子,这也算是一种变相的收买了,道理就和后世的中国zhèng 购买大量美国国债一样,说到底还是中国现在的国力太弱了,尽管比起当年人家直接开着军舰来抢的时候已经好了许多

算上引进技术和设备的花销,海军装备方面中福国际的支出几近2亿美元,比花费最大的陆军一块也小不了多少,而如果加上民船建造技术与设备的引进,总金额更是超过了5亿美元,远在陆军之上。这固然是因为海军基础薄弱,加之本就是烧钱的行当,因此投入自然小不了,更是因为胡卫东深知从美国引进海军装备和相关技术设备的机会十分难得,过了这村就没有那店了,所以采购十分坚决。何况此时胡卫东还并没有德国一定会同意与赤sè党全面合作的把握,而且即便同意了,能够转让多少技术和设备也得打个问号

与购买美舰的动机类似,中福国际为了收买美国zhèng 与其背后的那些大资本家,不得不花费大笔美金用于购买民用的工业设备和技术人才,其中7亿多美元用于造船钢铁等与军工关系密切或者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业部门,还算是有些价值,可差不多同样金额的巨大花费砸进了纺织等相对不太必要的工业部门或者价值更小的其他用途,却令赤sè党上下普遍心疼不已。倒是胡卫东相对更想得开,知道后只是略显苦涩,便很快又露出笑容道,也好,省得战后军转民时的阵痛太大,早点将现在重轻农的畸形经济重心分布纠正过来,变为后世新中国花了近30年才完成的农轻重的合理状态,或许反而是一件好事,反正即使没有这次的引进,鬼子也蹦达不了几天了,是应该未雨绸缪,提前为战后恢复作好准备了

注1:中国工业基础的薄弱也是一个原因,当时很多部件乃至钢材需要从国外进口,因此对于工业建设一直以盈利能力为关注重点的老蒋宁可多造经济上更加划算的小船,而新中国则受到西方长期封锁,直到在苏援下将工业体系基本建立起来之后才能建造出第一艘万吨巨轮。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